很多带孩子的父母都经历过这种痛苦?
他叫做“你为什么不睡觉,孩子?”
看着自己的孩子,
从1岁开始,一大早醒来就像启动一个小马达,能量惊人。
别人家的孩子在早上、下午和傍晚都按时乖乖睡觉。
这让不喜欢睡觉的熊孩子的妈妈,真的又羡慕又感叹。
这熊娃的午睡,简直就是薛定谔的午睡,有时睡,有时不睡,然后到2岁:
午睡?不存在的。
看到宝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,如果他不养成午睡的习惯,
他会不会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?我记得去年在福州爆发的一起幼儿园虐童事件:
想到娃可能因为午睡的事而每天面临酷刑,再坚强的妈也心发抖:
睡呼呼 or 扎屁股?
为了让宝宝小睡一会儿,
做母亲很烧脑子:
拉窗帘以减少室外光线,
带宝宝去读图画书,
催眠的儿歌一次次唱,
又哄又吼的拉娃上床,
自己也躺下,示范睡觉.
结果,自己真的睡着了。
醒来时,娃早就爬下床了。
他手里拿着一根彩色的棍子,把自己涂成一张大花脸。
在小睡时与婴儿斗智斗勇的过程中,
有时候你可以成功哄娃入睡。
但结果是午睡解决了,晚睡又来了。
“充电5分钟,待机8小时”的电池续航时间很长的熊娃,如果下午睡觉,晚上就不会睡觉。
渐渐地,在了解熊娃的睡眠规则后,许多熊妈妈开始在心里嘀咕:
一个孩子一天需要多少睡眠?午睡真的有必要吗?
孩子到底需要多少睡眠?
睡眠也应该讲方法。
到底孩子睡多长时间被认为是合适的?
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(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,NSF)的研究,这里给了一个基准参考:
新生儿(0-3 个月)
推荐睡眠时间:14-17 小时
合理的睡眠范围:不少于 11 小时,
不超过 19 小时
婴儿(4-11 个月)
推荐睡眠时间:12-15 小时
合理的睡眠范围:不少于 10 小时,
不超过 18 小时
幼儿(1-2 岁)
推荐睡眠时间:11-14 小时
合理的睡眠范围:不少于 9 小时,
不超过 16 小时
学龄前儿童(3-5 岁)
推荐睡眠时间:10-13 小时
合理的睡眠范围:不少于 8 小时,
不超过 14 小时
学龄儿童(6-13 岁)
推荐睡眠时间:9-11 小时
合理的睡眠范围:不少于 7 小时,
不超过 12 小时
青少年(14-17 岁)
推荐睡眠时间:8-10 小时
合理的睡眠范围:不少于 7 小时,
不超过 11 小时
美国国家睡眠基金的建议:
从出生到六个月的婴儿,差不多全天候都在睡觉,每隔 2 至 3 个小时醒来一次喝奶或活动,每天需要两三个小睡时间。
较大的婴儿(6 到 12 个月)通常会在早上和下午小睡一会儿,时间介于 20 分钟到 2 小时之间。
幼儿(1-2 岁)每天需要睡眠 11 到 14 个小时,大多数幼儿在下午睡 1 至 2 个小时。
学龄前儿童(3-5 岁)仍然需要每天 10 到 13 个小时的睡眠。到 3 岁时,许多孩子都会出现抗拒午睡的情况,而大多数孩子到 5 岁就放弃小睡了。
按照这个研究,2 岁的娃晚上的睡眠时间只要有 11 小时左右,就算在正常范围里。
难怪熊娃睡了午觉,晚上的觉就会变少了呢。
午睡对孩子真的有必要吗?
但是,不睡午睡真的行吗?
午觉对孩子到底有多少好处?
2015 年来自昆士兰理工大学(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hool)的心理与咨询学院的研究报告。
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 26 项已发表的研究报告,主要涉及5 岁以下的儿童睡眠研究的领域,然后将这些发现和结论,刊登在了《儿童期疾病档案》(BMJ)上。
研究表明,充足的夜间优质睡眠对儿童健康成长非常重要,
然而,白天小睡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,却鲜有证据支撑。
研究的另一项发现表明,2 岁以上的孩子白天小睡后,更多会出现延迟晚上入睡时间、减少夜间睡眠,以及睡眠质量差等现象。
这意味着什么呢? 这份报告没有说午睡不好,只是认为对年纪较大的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来说,午睡可能没有必要。
至于孩子什么时候开始不用午睡?儿童最佳的午睡时间是几点?
也没有一个普适的结论。
看完之后,那些熊娃的爹妈是不是可以松口气了……

其实,比起「一刀切」,家长的更需要结合自家孩子的情况,灵活地处理午睡。
有的孩子,中午不午睡,下午精神也很好,不妨取消午睡,晚上早点安排孩子入睡。
有的孩子,中午入睡困难,经常在床上翻滚一两个小时才能入睡,但是不睡的话,下午精神又不好,不妨考虑推迟睡觉时间,缩短午睡长度。
还有的时候,因为孩子临时起太早,夜里睡眠不足,或者当天活动比较激烈,体力消耗太大,就需要再安排一次小睡。
小结
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,无论是聪明大脑的发育,还是拥有一个健康体魄,都离不开充沛的睡眠。
很多机构和书籍中,看到很多宣传午睡对孩子的重要性,
但如何对待午睡,家长们其实可以在掌握大的原则上,
更灵活地处理。